2005年12月22日 星期四

想說...

高中生活是我求學生涯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....


從高一到高二.... 每天在學校和你們開心嘻鬧....沒有一天是不充實的....


就算是準備聯考的高三.....有了你們!還是能苦中作樂.....


大學四年...也都持續保持連絡...直到現在...


所以


我一直把高中同學們當作是我最好的朋友們


即便是現在...


我還記得  中午大家圍在一起吃飯  哈哈大笑的情景....


記得  一起去上體育課打籃球的時候


記得  每人生日時大家都有的心情本子..


以及  畢業當天大家的小紙條....那種依依不捨的感覺....


當然  我也還記得高三即將畢業的那年


在班誌上所寫的關於感謝你們的那篇內容.....


回憶過往的日子  當初的感動還是存在....


 


所以...當接到高中同學要結婚的喜訊~


我超級開心.....


頓時連上課的心情都沒有...


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喜悅....


以為大家也會很開心地祝福她


沒想到....


卻是一盆盆的冷水潑灑下來


澆熄了祝福的熱情...


原來


我以為堅固的高中情誼....


還是會因為疏於連絡而瓦解.....


原來


祝福是要看有誰要去才能決定的.....


心情頓時很.......


不禁懷疑


下次我要結婚的時候


你們會開心且不約而同地到場祝賀嗎?


還是決定有誰要參加才要出席?


 


原來  我還是太念舊了.......

2005年8月17日 星期三

響堂山

坐在教室中,看著黑板上八年前顧伯伯在行政學課上,滔滔不絕的內容,如今,又再度呈現在我眼前。有時,專心聽著老師講解,有時,卻想起了響堂山......


 


四年前毅然決然地從公共行政出走,跨入了藝術領域,四年後的現在,我又重拾公共行政的教科書苦讀著。其實,我一點也不後悔在藝研的四年,因為在這四年中,我領會到佛教美術的魅力,也開始從新的角度思考一切事物,甚而,親眼見到國際學者的風範與生活態度。但是,在這四年中,我也了解到要在這個領域出人頭地,必定要有過人的毅力、耐力以及敏捷的心思。這些,都不是像我這樣喜歡依賴,害怕孤獨的人所能完成的。而且,也深刻地體會到,我未來想要過的人生,不是頭戴帽子,身著褲裝,背著三四個包包,一步一趨地前往各大石窟考察的美術考古者。


 


雖然,那樣的生活不適合我,但是,大陸之行還是給了我許多難忘的回憶。有時,回想起響堂山石窟,周壁上滿是無盡的刻經。刻經原本是僧人們害怕正法時期不再,心懷戒慎恐懼的態度,將經文刻在崖壁上,希求佛法永存。但如今,崖壁中的水質,經年累月地侵蝕壁面,導致現在凹凸不平的情形,刻經,也殘缺不全了。當時我在陰暗的響堂山石窟中,望著壁面的刻經,讚嘆自然的力量,我永遠都會記得當時的感動,以及老師當下對我說的一段話" 只要相信自己,不斷地朝目標努力、前進,最後一定會成功的。"

2005年7月27日 星期三

幸福

昨晚,看了一個談話性節目,邀請一位現身說法的太太,說她的婚姻、家暴、受騙、生育以及罹患癌症的生命歷程。她悲慘的過去固然令人難以置信,但讓我印象更深刻的是,她的抗癌生活。雖然這並非節目的主要內容,卻無法忘卻她的堅強與勇敢。

她因接受化療、放射等治療,早已掉光了頭髮,且身體左側全是人工血管,自己的血管早就因為無數的抽血,不堪使用。身體的右側佈滿像是紫色蝴蝶般的疤痕,令人驚訝不已。看到這裡,我才第一次深深體會到,早在耳邊經常聽到的"生病""癌症",原來是這樣子。

回想起這樣近距離地看到"生病"的"過程",最早應該是在我大學期間,有一次和高中同學一起到台東玩。因為外公外婆家就在台東,所以大家就一道去拜訪。到了外公外婆家時,同學們都坐在一樓聊天,此時舅舅帶我上樓看因糖尿病而臥病在床的外公。一向注重外表,行動自如的外公,竟像個嬰兒般地躺在床上,人,變得好小...好小,若非親眼看見我絕對無法相信。記得當時外公的記憶似乎已經衰退了,舅舅在外公耳邊說〝瑋玲來看你了〞,但外公似乎沒有任何反應,或許對外公來說,早已不記得有一個叫瑋玲的外孫女吧!這是我最後一次看到外公,兩、三年後,外公就因為糖尿病而過世了。

看到節目中因接受治療而痛苦的主角,她提到有一次動手術,醫生對她說,如果手術不成功,從鎖骨開始的右半邊,都將被截肢。聽到如此的消息,她有股放棄生命的意念,但最後,想起他年近七十的媽媽,與僅僅七歲的兒子,再度燃起自己的求生意志。看到此處,我心中感動不已,因為她只求上天給她多一點時間,讓她陪孩子到足以自力的十八歲,這一點對平常人來說微不足道,但卻是她唯一的願望,繼續支撐著她活下去的力量。

我想,這世界上有太多痛苦的人,不論是心理或是生理的痛,我都難以體會。至少,應該認真領會生命的"珍貴"與"脆弱"。不論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,亦或是自己修得的善果,我都能健健康康地,踏實地活在當下,周遭身邊又有這麼多愛我,關心我的人,幸福,就只是這樣子吧!真的!

2005年7月25日 星期一

宮部美幸みやべみゆき...

在撰寫論文期間,買了宮部的巨作-模仿犯,說是巨作一點也不誇張,很少有偵探小說是洋洋灑灑近兩千頁的龐大篇幅,對讀者來說,實在是極為沉重的負荷.然而,我卻在短短幾日內將該書看完,在文中時早知兇手為誰,但宮部的書引人入勝之處並非緝兇過程或是兇手的殺人計謀,而是細膩地描繪平凡人的心思與反應,以及社會的灰色地帶.

七月,我在一個禮拜之內,又讀了宮部的<火車>與<理由>,<火車>講的是使用信用卡、現金卡導致積欠債務而無法償還,因此走上了絕路.<理由>則以偏向報導文學的手法,描繪圍繞「荒川一家四口命案」而展開的長篇小說,是一個解答許多錯綜複雜謎題的故事同時,也是明示〈一個事件是如何關係到許多人〉的故事.而且,也不讓這〈許多人〉僅止於集合名詞,而是釐清他們每一個人的輪廓,非常仔細地描述出他們的深度和陰翳.這正是宮部小說精彩之處,文中出現的人物,彷彿親切地有如周遭的人,在他們的故事與過去中,似乎都是現在社會的縮影.

<理由>全書刻意保持一種記錄片的風格,不只記錄了事件本身,與事件相關的人物,甚至連與事件非直接相關的人物背景也寫的巨細靡遺,還不時穿插紀錄訪談的橋段,這種作法讓每個人的角色更加地鮮活生動,反而事件本身的謎題設計、機關推理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問題.雖然案發現場的真相仍然是最後劇情的高潮,但是更重要的,則是因此一事件而受到關聯的眾多人物們(全書交代了高達四十三人的故事),以及他們面對案情所產生的反應舉動,進而顯示宮部氏野心更大之處-針砭現實社會上普遍存在卻被忽視的重大問題,剖析社會機制的缺失.聽起來似乎冠冕堂皇了點,但宮部卻用平實的寫作手法,將故事娓娓道來,以不溫不火的態度,塑造令人厭惡的惡角.因為沒有帶任何批判的口吻,反而更加突出角色的鮮明與愚蠢,例如愛慕虛榮的小糸靜子.這種在一般推理小說裡常見的扁平反角,在宮部的筆下反而令人只會感覺到悲哀,進而感受到他們人格上的複雜性.她不但能把事件寫的廣,還能把角色寫的"精"-栩栩如生,我們彷彿能看到自身性格的投影.

令人訝異的是,宮部的背後不是頂著知名大學的文學光環,僅僅專門學校畢業的她,長時間地浸泡在大社會中,以敏捷與細膩的心思看盡一切.

她-應當是個有智慧的人,我想.

2005年7月17日 星期日

諸佛正法眾中尊 直到菩提我皈依



諸佛正法眾中尊 直到菩提我皈依



我以所行施等善  為利眾生願成佛



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是慈無量



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是悲無量



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是喜無量



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是捨無量